当前位置:

《民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编写说明

来源:科技处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8-10-15 19:19 | 点击:加载中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分类发展、优化结构,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必然;加之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知识和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驱力,要求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直接对接;另外,为完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构建普教和职教的“立交桥”;其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比较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明晰,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发展目标虚高等问题,需要在生存发展中寻求“新跑道”。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差异竞争、另辟蹊径,办出特色,走应用型发展道路,既是国家意志、社会需要,更是学校的使命与挑战,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回归”或者“纠偏”,再上“新台阶”的必然选择。而对于民办本科院校而言,基于特定的发展时期、自身的地方性特点等等,如何充分发挥机制的灵活性、自主性、高效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应用型发展、内涵建设、办出特色的道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已成为民办本科高校的基本共识。
        2016年,大阳城集团官网被列为四川省整体转型改革发展试点院校。学校以此为契机,通过细化“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凝练办学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校地科技合作,优化体制机制等。学校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以建设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围绕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秉承“崇工重商、理实兼优”的理念,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实施了“转型发展一、二、三行动计划”,力争实现办学定位应用性、专业设置地方性、培养目标职业性、教学过程实践性。学校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西部,坚持走产教融合、校地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较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师”字型应用型人才。学校稳定规模,提升内涵,打造“地方性、应用型、开放性”三大办学特色,着力建设:(一)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强化为成都及眉山社会经济服务,资源共享,实现双赢;(二)知行对接,实训贯通,强化学生技术技能训练,赛教一体,课赛融通等具体教育教学特色。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机制,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把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把强化“双师型”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中心要素,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把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建立质量监控体系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的改革措施和办学特色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学校广大教师在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和实践成果。2017年3月,学校胡雁副校长、教务处熊斌和经济管理学院张海波等老师将这些实践成果汇集成册,集结出版,旨在供同类院校交流和借鉴,期盼同行专家批评与指教。本论文集收集了近年来我校教师在转型改革发展与特色建设方面的论文近60篇,定名《民办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的建立、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等内容。